自史前文明以來,臺灣這座寶島的歷史就不斷的增添它迷人的色彩。雖然臺灣原住民族的確切起源至今仍然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謎題,生物及遺傳學家卻證實臺灣原住民族與東南亞名族血緣十分相似,因此可能是早期從東南亞諸多島嶼飄洋而來。群山的孕育及富饒的土地提供了臺灣居民茁壯的必需品,使得繽紛的文明及部落如雨後春筍般,一個接著一個建造文物、修築家園,讓臺灣的歷史更加閃閃動人。十五、十六世紀時,嶄新科技和工具的發明於歐洲接踵而至,眾多王國也開始推廣重商主義,藉由掠奪、取得殖民地奠定國家經濟、政治和社會強穩的基礎,而臺灣當然也不免受到歐洲各國的覬覦。西元1624年,荷蘭侵入了臺灣南部,而西班牙也在三年後登陸臺灣北部。殖民臺灣的時期,這兩個王國除了和原住民族起了數不清的紛爭以外,更建造了許多帶有濃厚西洋風味的古堡、房屋,至今仍然屹立不搖。然而,歐洲政權於臺灣的好景不長,除了西班牙人被荷蘭人逐出臺灣以外,荷蘭人也終於西元1662年遭鄭成功強大的軍隊擊敗,正式結束歐洲於臺灣的殖民。當時的鄭氏為南明抗清的一大主力,在大清帝國試圖反清復明屢屢碰壁後,將目光轉向臺灣,並建立「東寧國」。鄭氏統治臺灣後結合了荷西時期的建築工法以及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個個都是中西文化合併的重要見證。隨後,東寧國與大清帝國多次談判,但大清帝國始終無法認同東寧反清勢力以臺灣作為基地的事實,因此於1683年派兵攻打臺灣,正好遇到鄭氏政權兵變、臺灣人心渙散,因此快速的將臺灣列入大清版圖。清治的這一段時期,大量中國沿岸居民移居臺灣,使得建築有著濃厚的閩南及客家風格,常常含有中國民間神祇的畫像和神像,是臺灣文化上的一大資產。
(位於屏東縣的朝林宮建於清治時期,為閩南建築的一個例子。
照片翻攝自:http://m2ango.pixnet.net/blog/archives/20130610)
西元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清朝與日本簽立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日治時期的臺灣建築除了帶有鮮明的日式色彩以外,更應日本採用當時相較來說較於先進的建築工法,得以擁有更長久的生命及完整性。終於,日本於西元1945年落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同意將臺灣歸還給中華民國,持許至今。此時,臺灣的建築史已經逐漸成熟,建築師融合諸多不同的建築風格,將臺灣的美繼續以建築無限傳承下去,開始了獨特的「後現代」建築潮流,至今仍然受到廣為推崇。
從原住民時期一直到戰後的今天,臺灣的歷史悠久性是不可被否認的。多個政權的統治、中西方居民的交替,造就了臺灣古蹟融合西洋、日式、中式以及原住民部落式建築元素的特有景致。為了保存這先人留給我們的感動與熱情,古蹟修復師們涉獵不同時期的建築工法及要素,在修復每一個不同時期的古蹟時,都有相對應的建材及應變措施,可見保存古蹟優美的風韻實在是一門堅深的學問。
以下為臺灣修復不同時期古蹟的案例,並有修復前後、修復時間、修復負責人等等的細節說明,請參閱。
3.1 中世紀
項目 |
建造 |
古蹟 |
修復 |
修復負責人 |
修復前建材 |
修復後建材 |
---|---|---|---|---|---|---|
好茶舊社 |
西元1500 至1600年 |
第二級古蹟 |
調查、修復中,預計4年 |
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 |
木材,石板,灰黑色版岩,頁峿 |
舖地、牆壁、屋頂為石板、柱、樑為木材、灰黑色板岩及頁岩 |
臺灣中世紀以前的建築皆以自然生態中取得,如木材、基本石材等等,外觀也較為傳統、樸素,以注重功能性為主,鮮少有大型的裝飾及華美的外表。早期的史前臺灣人以穴居為主,因此史前遺跡皆需要以考古的方式認識,毋需多做修復或重建,只需定期維護、防止衰敗。較為後期的臺灣原住民遺址則以干欄式建築為主。干欄式建築又稱浮腳樓式建築,以木材、稻草建設,並以架高房屋的設計達到防潮、防蟲等等功能。然而,木材和稻草為植物建材,因此會隨著時間衰敗,至今並無完善的遺址,只能以模型重建的方式呈現在世人眼前。
位於屏東縣的好茶部落為現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原住民遺址,由於以石板及眾多其他石材建造,得以保存至今。在WMF 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的努力下,好茶部落於四年內得以修復重建,除了將衰敗的木材替換成新的木材以外,更將受到歲月侵蝕的牆面、屋頂重新整理,還原好茶部落在350年前建成的偉大榮景。
(建造於六百多年前的好茶舊社為臺灣中世紀以前古蹟的一個例子。
此圖片翻攝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5/10/18/n4552955.htm)
3.2 荷西時期
項目 |
建造 |
古蹟 |
修復 |
修復負責人 |
修復前建材 |
修復後建材 |
---|---|---|---|---|---|---|
紅毛城 |
西元1628年 |
第一級古蹟 |
西元2014年七月開始,為期二十個月 |
臺大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畫室進行調查規劃並由臺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負責整修 |
紅磚、土塊、蘆葦與竹木 |
紅色天然礦物漆料和木材 |
赤崁樓 |
西元1653年 |
第一級古蹟 |
西元1992年 |
工程設計:大倉三郎 |
城牆以糖水、糯米汁攪拌蚵殼灰作為接合料,以紅磚石為主要建材疊砌而成 |
光復後,將木製結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並將主要入口改向 |
安平古堡 |
西元1624年 |
第一級古蹟 |
西元2016年2月至6月為修復期; 西元2016年4月開始為期16天的清洗 |
Jens Wagner,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古物維護研究所,及奇美博物館等在地的修復師/德國專業古蹟清洗團隊凱馳KÄRCHER集團 |
糯米汁、糖水、貝殼灰和磚塊黏合 、木材,沙土 |
紅磚,瓦片 砲台:金屬 |
西元1624至1662年,在歷史上被稱為「荷西時期」。因為當時荷蘭、西班牙及少數葡萄牙人來東南亞希望能與中國及日本進行貿易,而佔領了菲律賓、印尼及臺灣,也在當地建造了西洋風格的特色建築。由於當時海盜盛行,西方人所興建的碉堡建築通常需要加裝大砲,以鞏固當地佔據海港之優勢。建築設計通常以四方形為主,五角型的稜堡是為建造大砲而建。
礙於當時的交通及技術,來自西方的洋人們只能從當地或附近區域(如澎湖)選擇建材並建造。紅毛城因位於淡水,較方便取得的材料為蘆葦或土塊等較簡單的材料;赤崁樓(普羅民遮城)及安平古堡(熱蘭遮城)因位於台南,在當時是潟湖及農田,因此選擇糖水、糯米汁(農田),貝類、沙土(潟湖)混製而成當地的特殊建材。
(建造於三百多年前的紅毛城為臺灣荷西時期古蹟的一個例子。
此圖片翻攝自: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40/01/fb.html)
3.3 明鄭時期
項目 |
建造時間 |
古蹟 |
修復 |
修復負責人 |
修復前建材 |
修復後建材 |
---|---|---|---|---|---|---|
大觀音亭興濟宮 |
明永曆年間(西元1647至1683年) |
第三級古蹟 |
大小整修時間約320年 |
林仁政博士進行木構柱檢測、劉金昌建築師進行修復設計 |
木材、石頭 |
鋼筋混泥土、水泥 |
孔廟 |
西元1665年 |
第一級古蹟 |
大小整修約40年 |
許正傑建築師,崇暉營造 |
沙漿塊,紅色地磚,木頭 |
紅色地磚,木頭,石灰 |
西元1662年至1683年,在歷史上被稱為「明鄭時期」。由明朝(南明)延平郡王鄭成功所建立之明鄭政權統治的時期。在當時明朝被清朝推翻,被當時皇帝封為「國姓爺」的他,為了表現效忠明朝的心意,退居至臺灣建立一個反清復明的臨時基地,所以大多建築沿用荷西時期的建材。兩個時期在建築上的差異就是在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建築逐漸出現中國東方的風格。身為中國人的鄭成功及其部下在台南各地開始建造屬於中國文化的各式廟宇,例如大觀音亭興濟宮。當時鄭成功身邊有一位十分聰慧的軍師,名為陳永華,身為讀書人的他在當地修建了座孔廟,十分具有代表意義,依然保存至今。
(建造於三百多年前的台南孔廟為臺灣明鄭時期古蹟的一個例子。
此圖片翻攝自:http://102clps60614.weebly.com/2147636447.html)
3.4 清治時期
項目 |
建造 |
古蹟 |
修復時間 |
修復負責人 |
修復前建材 |
修復後建材 |
---|---|---|---|---|---|---|
新埔上枋寮劉宅(雙堂屋) |
乾隆二十年(西元1755年) |
第三級古蹟 |
大正八年(西元1919年)、921地震後、清朝動亂後 |
劉奕權建築師事務所 |
磚頭、石頭、木材 |
磚頭、石頭、木材 |
三峽清水祖師廟 |
乾隆三十四年(西元1769年) |
第三級古蹟 |
第一次重建 第二次重建 第三次重建 |
李梅樹(三峽鎮代會主席、三屆台北縣議員和大學教授) |
石頭、木材、銅、金箔 |
石頭、木材、銅、金箔 |
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後,清廷為不讓住在閩南地區的漢人前往臺灣,發佈了渡台禁令以限制福建閩南沿海一帶的居民來台開發。即便如此,當地人仍不斷偷渡至台,以同鄉人居住在一起的方式聚集成小聚落。許多人在渡黑水(臺灣海峽)時會帶著媽祖、觀音等神明以保平安,而部分客家人也會帶屬於客家文化的神祇來台。當此信仰此文化的人來台後,找到其信仰之神明並為其修築寺廟時,即會成為當地生活中心。有些相同姓氏的人也會聚在一起,甚至結婚並居住在一起形成如林宅、劉宅、陳宅等同宗之建築。
(建造於兩百多年前的三峽清水祖師廟為臺灣清治時期古蹟的一個例子。
此圖片翻攝自:http://www.formosaimage.com/gallery2/main.php?g2_itemId=45106)
3.5 日治時期
項目 |
建造時間 |
古蹟分類 |
修復時間 |
修復負責人 |
修復前建材 |
修復後建材 |
---|---|---|---|---|---|---|
土銀展示館 |
西元1933年 |
台北市市定古蹟 |
3年 (西元2006至2009年) |
楊仁江建築師事務所監造,福清營造公司負責古蹟本體清理及修復工程 |
鋼骨鋼筋混凝土、石膏、石、鐵、木材、鐵網 |
木材、石、水泥砂、混泥土、鐵網 |
台北中山堂 |
西元1932至1936年 |
直轄市定古蹟 |
4年 (西元1997-2001年) |
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施工 |
鋼筋混泥土,石頭,專,鋼骨水泥 |
石頭,磚,鋼骨水泥,鋼筋混泥土 |
林百貨 |
西元1932年 |
台南市市定古蹟 |
3年 (西元2010至2013年) |
徐裕健和 |
洗石子、面磚 |
磁磚、石 |
由於歷經與許多時期的發展,因此在同一時期並存著西式、閩南式和傳統日式建築系統,鋼筋混泥土、面磚和洗石子的廣泛使用,取代以傳統木架架構為主的中式建築,同時因為日本人將西方近代建築格思想引入臺灣,並且由專業訓練出的設計師來負責設計,施工則由另外的技師與地方政府的營繕課實行,日治時期的官屬建築通常都案此法所築;另外,而民間的私人建物則由本地人及工匠參與,所以常出現融合閩南方味的相關作品,為臺灣帶來許多不同能保存長久至今之建築物。日式建築主要可分為七種,適合殖民地炎熱氣候的洋式建樓、簡潔肅穆的日式和風建築、結構簡化的和式與洋式混合建築、華麗典雅的式樣建築、古典風格的折衷主義建築、採用新式建材的現代主義建築以及充滿帝國主義的帝冠式建築。
(建造於八十幾年前的林百貨為臺灣日治時期古蹟的一個例子。
此圖片翻攝自:
http://ksdelicacy.pixnet.net/blog/post/59...)
3.6 戰後至今
臺灣從民國三十四年脫離日本統治,卻因西元1947年發生的二二八事件發生建築產業暫時停滯,直到五零年代由美國援助才逐漸恢復於戰火中受損的日治時期的建築物。同時,因為國民政府在結束國共內戰後遷回臺灣,許多中國北方宮殿式及中國古典式新建築風格傳入臺灣。隨著時間的變遷,臺灣開始實施文化資產保存法,明清和日治時期的建築都受到社會大眾的關心與保護,因此現今的人們才有這個機會看見建築與歷史上的關聯性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