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級聯盟跟乙級聯盟的概念就好比美國的大聯盟和小聯盟,一個偏「運動專業」導向,一個偏「綜合能力」導向。甲級聯盟主要招收體保生,由於都是訓練有素的選手因此競爭十分激烈。在這樣的環境下,常常迫使學生放棄學業,專心進行高強度訓練。雖然說參與甲級聯盟可以保障升學,但其實這些學生的學理基礎相對薄弱,對於往後求學和求職十分不利。乙級聯盟主要招收的則是具有些許運動基礎,會讀書卻沒有適合的舞台發揮的學生。簡單來說,會運動的學生沒有時間和精力顧全課業,課業好的學生沒有時間和平台發揮。
這樣的情況造成社會大眾對於「參與運動項目」的誤解和偏見。如果台灣有體育聯盟可以結合甲、乙級兩種聯盟的優點,不但可以保障體保生長期的發展,還可以改變台灣的運動風氣。
台灣自1988年便開始推廣「學生籃球聯賽」在多年的努力以及各界的支持下,逐漸開始成長。籃球運動也在2012年,「林來瘋」的助攻下開始逐年攀升。各校開始開設籃球隊,青少年開始積極參與籃球運動。
台灣的政府自民國九十年便開始積極推動「全民運動」政策和相關視察。於民國九十二年中央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使用了電話調查方式,整理出了以下幾項重點:
- 過去三個月中有從事運動的民眾佔 98.71%,而沒有從事運動的民眾 佔 1.29%。
- 民眾最常從事的六種運動種類依序為「散步」、「慢跑」、「籃球」、「健 行」、「郊遊」和「爬山」。
- 民眾從事運動的原因,前三項依序為「為了創造健康、體力」、「樂趣, 轉換心情」和「因職業上或學校需要」。
- 民眾沒有從事運動的原因,前三項依序為「因為工作(學業、家事、 帶小孩)繁忙,所以沒有時間」、「沒有特別理由」和「沒有機會」。
- 有 67.68%的民眾平常會觀賞運動比賽或活動,相反地,有 32.31%的 民眾平常不會觀賞運動比賽或活動。
- 民眾最常利用「電視」觀賞運動比賽或活動,相對次數為 93.11。
- 民眾從事運動的地點以「公園」為最多,相對次數為 37.28;其次 為「學校運動場館」,相對次數為 35.08;「私人場館」第三,相對次 數為 26.14。
- 民眾通常由「電視」獲得體育相關活動的訊息,佔 62.64%;其次 為「報章雜誌」,佔 21.78%。
- 民眾認為政府在推展全民運動上,首要之事以「增加運動場館設施」 才會提高民眾參與的興趣、頻率、與固定參與運動的習慣。
- 民眾認為政府要提昇體育運動水準,首要之事以「照顧優秀運動員 的未來出路」為最重要。
根據以上結果,台灣政府積極的將多元運動項目帶入校園,也鼓勵有天份或興趣的學生往體育這條路發展(鼓勵公、私立學校增設體育班特色招生,保障體育生的升學),更增設許多公眾運動場所(例如公園、體育館、游泳池等)於民國九十四年臺灣北區大專院校學生運動意識之調查研究中顯示大多是大專院校學生都有從事運動,且多為籃球、散步、羽球和游泳。有 77.38%的臺灣地區大專院校學生平常會觀賞運動比賽或活動,最常觀賞的運動比賽或活動,依序為籃球、 棒球、撞球等。臺灣地區大專院校學生最常利用「電視」來觀賞運動比賽或活動,相對次數 為 97.24。這份調查數據展現了台灣學生族群對於運動的喜愛,因此只要解決公有場地不足、體育選手沒有保障等問題,台灣的運動產業有相對高的機率可以好好發展。
-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開辦高級中等學校籃球聯賽,採八大分區進行預賽,決賽時依各區名次分成四級,集中決賽。
-
為充分發揮各校校際聯盟之功能,加強校園內生動活潑之運動風氣,將競賽改採地區、自強兩聯盟主、客場制之方式進行。
-
主辦單位再將該比賽依照參賽學校的籃球實力,將男女籃球各再分成甲乙兩組此分級比賽的制度,而賽事分級、集中比賽的競賽制度維持至2000年代。
-
和中國電視公司合作轉播十場賽事,這是首次將高中籃球聯賽搬上螢幕。
-
和中國電視公司合作轉播十場賽事,這是首次將高中籃球聯賽搬上螢幕。
-
甲乙組更名為甲乙級。
-
乙級全國決賽首度由快樂電視直播,其中三場男籃同步於緯來體育台直播,Purefly贊助球衣,賽事主軸定為「創世紀」。
-
除了FOX Sports電視轉播外,更加入了麥卡貝跟台灣愛奇藝網路直播,HBL熱潮越來越夯。
-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影響,HBL主辦單位與衛生福利部的中央防疫指揮中心開會商討後,決定從2月9日起開打的8強複賽不開放觀眾入場觀賽,觀眾只能收看電視及網路轉播。參賽球員及教練、防護員等工作人員一律團進團出,並且需量測體溫及戴口罩,比賽中場換場時也會加強消毒。為HBL史上頭一次的無觀眾比賽。
由以上可見,籃球賽事是可以得到大眾的支持的,但是要如何長期推廣呢?需要改變大眾的思維和既定印象。體保生(學生運動選手)也可以兼顧課業,未來謀生也不一定只能倚賴運動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