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研究發現與結論
攝影,是現今全民非常普及的活動。19世紀中期,人類跳脫傳統文字與繪畫的紀錄方式,開始了「影像」攝影;隨著科技的進步,各類型攝影器材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大至航空與太空攝影器材,小至普通的數位攝影相機與行動電話附屬的照相功能,都讓人類為自己生活記錄了精采的每一瞬間。
然而隨著攝影技術的精良與科技運用於攝影器材的卓越發展,人類一直在不斷探索這世界每一個驚奇的角落,從地面到空中,從空中到水底,每一次科技的突破與挑戰,都讓這世界呈現了不同的面貌。
空中攝影近二十年來成為攝影界的新寵,由空中俯瞰大地,有一種難以用筆墨形容的感動,本隊藉由訪問齊柏林導演,一系列的探討空中攝影,設計了十六個問題,包含接受問卷調查對象的基本資料,以及對於「齊柏林導演」以及「空中攝影」的常識性問題。
根據問卷回饋資料的統計,可以看出接受抽樣調查的民眾,無論年齡層及職業、學業的條件,大多數民眾普遍的接觸過攝影活動,而且對於「空中攝影」也有一定的認識;另外,對於「齊柏林導演」以及他的作品《看見臺灣》或其他攝影集,也多都有認識。
而從回饋的問答中,受測民眾都清楚的瞭解進行空中攝影的挑戰與困難,還有伴隨著氣候不良而產生隱性的危險;同時,也能夠在常識性問題中回答出空中攝影的設備需求,足見我國民眾對於空中攝影的知識量相當充足。
在問卷中所提到關於觀看過齊柏林導演的作品後所產生的共鳴、啟發與反思,大家不約而同地認為臺灣的人文、自然資源是無與倫比的豐沛,更重義的是,大家都關注有關於齊導演作品中所呈現的環保問題,這有如醒鐘,敲響臺灣人對於這片土地的關懷與重視,也證明這十數年來齊導演與他的工作夥伴們為呵護這片土地而努力地,潛移默化地教育著大家;如今,逐步展現出其成果,另臺灣的民眾不僅僅只看見臺灣之美,更看到臺灣需要被愛護的那一面。
|